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快讯

北师大万安伦教授为艺传学子讲授“出版传播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艺术与传播学院 审核人:李淮芝 时间:2019/12/11 点击次数:
审核 李淮芝 视频

本网讯(通讯员 吴嘉莉 李芷珺)12月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万安伦教授应邀在丽泽楼C302教室为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学子带来一场题为“出版传播的前世今生”的讲座,带领在座师生一同回顾“人类如何走过了出版的前世与今生”。北京师范大学刘超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剑飞以及艺术与传播学院的一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5093

万安伦教授提出,一部出版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他以出版作为衡量标志,在讲坛上给同学们细致地描绘出版源远流长的历史。他援引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认为出版是实现文明的路径。至于出版的本质,他选择以八个动词来概括: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随后,他以出版研究的四个维度——出版载体、出版符号、出版技术、出版活动及成就展开讲座。讲座过程中,他的话语饱含对出版的深情。

95B6

讲座最后,万安伦总结表示,虚拟出版技术对推动人类出版的发展有新作用,开启了人类出版的新纪元。当然,今后也会出现更新的出版技术,但出版传播人类知识的任务是不变的。在虚拟出版时代,出版依然承担着传播人类知识的任务,依然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他对同学们提出了“守正、创新”的期待。万安伦教授表示,人类对出版的探索和创新必将为人类的文化、文明的演进以及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

780A

答疑环节中,万安伦教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耐心解答。同学们在这浓缩的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光里也各有收获。

 

5E11

讲座结束后,记者对万安伦教授进行了采访。

 

Q:您为何到分校举办这次讲座?

A:第一,是来看看大家,我们是同一个专业的;第二,想让大家对校本部编辑出版专业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了解同学们在学习什么教材,老师对于编辑出版有一些什么样的看法。这些就是交流的过程。

Q:我了解到,您曾经撰写论文发表对鲁迅文学奖的思考,在《法制日报》上发表过关于现代犯罪的思考,一直以来,您对于中华礼仪文化也有深入的研究。您涉猎广泛,这是您有意识地去涉猎的结果吗?

A:是的,出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以前关于文学的研究、文化的研究、文明的研究,实际上都是为出版研究作奠基。我喜欢文学也喜欢史学,后来又研究伦理学等哲学知识,在教育学等其他学科方面也有一些思考,涉猎的领域比较杂。但近十年,我主要把精力集中在编辑出版领域。这种交叉和融合带来的新的天地,与创新所需要的大剂量的基础是一样的。

Q: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编辑对于原作者的稿件可能需要进行修改。如果您不太认同作者的一些观点,您会如何处理出版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呢?

A:对于文字表达方面,编辑可以向作者提意见,甚至可以直接修改。但是对于观点类、具有思想性的东西上,就一定要慎重,要得到作者个人认可。如果编辑修改了这一部分,那么那个作品就不是作者本人的作品了。

Q:您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涉猎这方面的知识,对您的编辑工作有何影响?

A:“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字的基本功力和文字表达的手段,对整个出版研究的发展还是有促进作用的,何况编辑出版专业本身还是文学的大类之一。

Q:您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同学们有什么寄语吗?

A:向“编辑出版”这个园地更高的台阶去迈进。

上一篇:第九届“职道有你”比赛圆满结束
下一篇:我校召开第八次学生代表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