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视频
1977年9月,国家教育部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包括工人、农民、上山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恢复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成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古人说,“四十不惑”,40年后回望那年恢复的高考,将带来怎么的思考?高考,给你留下怎样的记忆?今天起,我们推出“我的高考记忆”系列报道,讲述不同年代的高考记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老考生”,听听她的高考记忆。
虞立红,现任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副校长,1977年6月,那时的她刚初中毕业,正面临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次选择:要么去顶替家长享有一份不错的正式工作,要么升学读高中,以后参加高考,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 虞立红:
(当时)困扰了一下吧
但是最终家里头还是决定 去考高中去
哪怕未来这么多不确定
家里也觉得初中毕业 学识还是太少了
那么小就走入社会
所以我当时就放弃了接替(家长)工作
然后冒着有可能去插队的这种可能
然后去选择了读高中
升读高中后,虞立红越发坚信,要考上大学,所以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一直保持优异。但她没想到的是,1979年的高考难度超出了她的预期——
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 虞立红:
1979年是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的
我是属于化学成绩比较好的 我理化都不错
但是我当年的化学没有考及格
给我打击很大
为什么(高考)化学没有及格呢
因为化学里考了很多实验的题
我从小学 初中 高中
都是在工厂的子弟学校里读
所以 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验的条件
虞立红回忆说,1979年高考的化学实验题,她基本上开了天窗,和她同样情况的,还有不少,这也是恢复高考不久,制度不够完善和成熟的表现之一。所幸的是,当时高考虽然是分省统一录取,但阅卷是分地区进行的,不同地区的评判尺度不同,这导致当时第一次公布成绩之后的争议很大,又重新进行了阅卷,而第二次公布的高考成绩,虞立红提高了十几分,并成功被高校录取。
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 虞立红:
现在回望起来 这件事情要放在现在 当下
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我觉得一是不可能这么处理(重新阅卷)
第二 当然现在恢复高考这么多年
我们无论在命题上 在这个阅卷的科学性上
都已经避免了不可能产生的问题
虞立红说,当时通讯不发达,她们都是自己到学校询问高考成绩和录取情况的。得知被北师大录取后,她当时的心情倒是很平静,因为虽然在那个年代,大学培养的都是精英,高考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确实具有改变人生的重大意义,但那个时候,大家对于高考又看得较为平淡,远没有现在这么紧张,大家的想法更为单纯一些。
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 虞立红:
你说我为什么坚定读大学
当时没有那么明确
说读大学我就要改变命运 就要如何
但是我对于大学 当时非常仰望的是
我觉得学者的儒雅是我非常欣赏的
所以我觉得我要到大学的氛围里头
去熏陶熏陶
毕业后,缘于大学校园、大学生活的热爱,虞立红选择了留在母校工作。虞立红说,如果时光倒流,让她回到过去再做一次抉择,高考依然是她坚定不移的梦想。
回忆起当年的高考、曾经的大学,虞立红说,有太多可以分享的故事,她展示了一张大学时期的黑白照——和室友们走在北师大的校道上,照片略显模糊,但那神采奕奕的青春,却清晰动人。虞立红非常喜欢这张照片,那个时代并不富裕,但大家非常享受校园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正因高考的磨砺,才让大学记忆更显珍贵。
珠海台记者林景静报道。
原文链接:http://www.n21.cc/xw/zh/2017-6-5/content_1469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