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BNUZ > 正文

媒体BNUZ

【南方都市报】脑瘫女大学生的愿景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审核人:孔建华 时间:2017/04/18 点击次数:
审核 孔建华 视频

FACE

王景丹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学院2015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她学习优异,仅在入学的第一学年就先后以568、535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通过后仍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2016年8月在雅思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内,不少学生都可能遇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位女士,骑着一辆电动小三轮车,载着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女孩,穿梭在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宿舍之间。车上的女孩名叫王景丹,从小身患脑瘫导致肢体残疾,是北师大珠海分校管理学院2015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骑车载她的女士,正是她的母亲黄惠鹂。从两年前进入大学以来,黄惠鹂就一直在学校里照顾女儿。这对特殊的母女,也成为校园内一道颇为特殊的求学风景。

王景丹的大学生活颇为曲折,两年前的高考后,因为肢体残疾,她遭遇了所报考大学的退档,经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后,最终她才得以进入北师大珠海分校。“我很庆幸当初录取了王景丹”,两年后的今天,北师大珠海分校管理学院院长万里鹏对南都记者感叹。

跟女儿一起读大学

几乎每天早上的6点20分,在大部分大学生还在呼呼大睡时,北师大一间宿舍内的两人便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大学生活了。这是北师大珠海分校校园内最为特殊的一个学生宿舍,宿舍里住着一位名叫王景丹的女大学生和她的母亲黄惠鹂。

1997年,王景丹出生,因为先天性缺氧,王景丹得了脑瘫。疾病使得王景丹生活并不能完全自理,2010年开始,母亲黄惠鹂便辞职,专心照顾女儿王景丹的生活和学习。2015年,被北师大珠海分校录取这位四川考生后,鉴于王景丹的特殊情况,北师大珠海分校决定给这位特殊学生“特事特办”,特别安排了不同于一般学生的两人间宿舍给她,而且允许母亲一同居住,仅收取王景丹一人的住宿费用。如今,这对母女一起上大学的故事已延续了两年。

黄惠鹂说,母女俩的一天非常有规律:

早上6点20分起床,王景丹自己穿衣服———因为身体因素,穿衣过程通常要花费20分钟到半小时,随后她会帮女儿整理衣服,女儿自己去刷牙洗漱。早餐后的7点开始,学习时间也就开始了,“早自习”结束后,就是一天的课程。午饭时间是王景丹的放松时间,这时她会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最近则在追《人民的名义》。下午和晚上的课程通常会持续到8点半或9点半,之后会是“晚自习”,11点左右,“不够用”的一天算告一段落,母女俩进入休息时间。

黄惠鹂说,一天的学习,多亏了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帮忙。王景丹行走不便,宿舍和教室之间距离通常比较远,三轮车对她的学习派上了大用场。母亲在珠海和中山边界处的市场购得这辆“坐骑”,在“禁摩禁电”的大学校园,校方再次“特事特办”,给这对特殊的母女发放了特殊的校园通行证。

遇到喜欢的课程,王景丹进入教室学习了,母亲黄惠鹂有时候也会跟着一整个学期旁听完自己喜欢的课程。更多的时候,女儿上课,她则“躲”进一旁的图书馆,在那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黄惠鹂笑言,这既是女儿的大学,也是自己的大学。

母女“课程表”

尽管身体上有缺陷,但王景丹取得的成绩却成了全校学生的榜样。“今年1月和2月,景丹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考试;通过普通话测试,等级为二级乙等;还获评第六届‘感动南粤校园’十大人物,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班主任刘玉洁对这位好学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信手拈来。

“这是妈妈和我一起制定的课表”。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内见面不久,王景丹的母亲黄惠鹂便拿出了女儿上大学以来的课表,在正在进行的这个学期的课表上,除了周日,一周六天的时间从早到晚都排满了课程。“学习方面,我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王景丹显得对学习时间非常的珍惜。

“英语、德语、古代汉语,这些都是我选的,这些实用课程则是我妈选的”。面对满满的课表,母女俩开始“认领”各自选择的课程。母亲黄惠鹂说,自己希望孩子能学一些以后能安身立命的课程,“我只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王景丹的反驳立刻脱口而出。

不过,就算是王景丹按照自己兴趣的选择,也深深地震惊了她的老师和同学。南都记者看到,课程表上,除了专业课程外,还有辅修的法学双学位,旁听的大量语言类课程。

“我觉得一天24小时太短了,根本不够用”。这是王景丹对南都记者重复了好几次的话。

正是这样的努力,尽管身体上有缺陷,但王景丹取得的成绩却成了全校学生的榜样。“今年1月和2月,景丹

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考试;通过普通话测试,等级为二级乙等;还获评第六届‘感动南粤校园’十大人物,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班主任刘玉洁对这位好学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信手拈来。此外,王景丹还有更多的成绩在同学之间流传:大一第一学期,以569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大二又以563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考试也早早通过;去年下半年,参加雅思考试,获得了6 .5分的高分。王景丹还是个诗词能手,能背诵红楼梦诗词,参加学校三行情诗大赛,直接捧走第二名……

“景丹绝对是我们学院乃至我们学校最优秀、最值得学习的学生”。刘玉洁评价道。

7年伴读路

“今天她取得的成绩越多,‘奇迹’的背后,只能说明她和她的家庭背后付出的越多,越让我想流泪”,北师大珠海分校一位长期关注王景丹的老师对南都记者说。作为一个身患脑瘫的女孩,王景丹的成长可谓充满了坎坷。

为了让女儿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成长,为圆女儿的大学梦,2010年开始,黄惠鹂辞去护士工作,陪着女儿到学校上学,时至今日,风雨无阻。20 15年6月,王景丹高考考出了526分的优异成绩,黄惠鹂也因此被选入2015年“中国好人榜”,获评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

20年前,黄惠鹂怀胎7个月便早产,因先天性缺氧,女儿王景丹一出生就得了脑瘫。这让初为人母的黄惠鹂如坠深渊,她和家人抱头痛哭,哭肿了眼睛,哭哑了嗓子,却逃避不了女儿患病的现实。

和丈夫商量后,黄惠鹂夫妻俩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北上北京,南下广州,跑遍全国,四处寻医。直到王景丹五岁的那年,专家为她做了手术。然而,手术只能缓解小景丹的症状,却无法根治。专家告诉黄惠鹂,孩子能活多长时间,未来会怎么样,以后就全靠当父母的照顾孩子了。

有朋友劝黄惠鹂放弃小景丹,再生个健康宝宝,不然会是一辈子的累赘。但黄惠鹂想,无论怎样也要好好照顾女儿,于是,她决定自己为女儿做康复训练,争取能让女儿成为一个健康人。

于是,当别的小孩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王景丹却在黄惠鹂的严格监督下,开始了艰苦的康复训练。一个被媒体反复引用的细节是,黄惠鹂将王景丹绑在铁架上矫正,训练她下蹲、走路,一绑就是几个小时。看着孩子受罪,黄惠鹂也经常流下泪来。庆幸的是,这样的努力获得了回报,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王景丹勉强能走路了。“风雨无阻,女儿有时不想走,我就在后面赶着她,让她必须走。”黄惠鹂说,放手让女儿走的过程中,女儿也摔倒过很多次,但摔倒的次数越来越少,行走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此后,在亲戚和家人的陪同下,王景丹走进了校园,从握笔到写字,比常人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不少学校不敢收这样特殊的学生,黄惠鹂只能一再跟学校保证,孩子出了安全事故,家长会承担全部责任。就这样“软磨硬泡”下,王景丹才得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

“古代是陪太子读书,我妈妈是陪公主读书。”王景丹说,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烙在自己心里,也成为她奋发前进的动力。

愿景:平等环境

王景丹现在的大学生活依然很忙。她正在准备商务英语考试。

黄惠鹂看她这么喜欢英语,觉得她今后可以去做外贸。王景丹立马否决了这个提议,“妈,你这个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职业,我要做的职业肯定是要纯粹为人民服务的”。她谈起了自己的目标———参加司法考试,跟《人民的名义》中的侯亮平一样当个检察官,或者考取公务员。

跟许多父母一样,黄惠鹂习惯性会为女儿的未来考虑。母女俩有时会谈起进企业的问题,母女俩虽然有分歧,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对以后的生活,母女俩希望生活是安稳的。

面对生活,母亲黄惠鹂有时候会有些低落。王景丹反而经常来开导母亲:“我母亲40多岁,反而被生活经验所局限。我20岁,就该活出20岁的状态。”

母亲希望王景丹及早就业,但王景丹却有更长远的计划。“我计划读个研,然后读博士,预计8年后就业吧”。

多年的陪伴,母女俩也像朋友一样。“孩子太有主意。我们生活方面很自由,学习方面有分歧。其他方面自由度很大。”黄惠鹂崇拜樊振东,王景丹经常调侃她,“这种小鲜肉应该是我来崇拜,樊振东才19岁。”

王景丹的偶像却不是小鲜肉,而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我的大男神是康熙。康熙的爱好是学习,我的爱好是康熙,所以学习也是我的爱好。”除此之外,她跟随潮流,她喜欢过微微一笑很倾城里的肖奈,“有肖奈这样的男神给我来一打”。采访时班主任刘玉洁在旁边,她嘿嘿一笑,“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刘老师”。

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王景丹感谢学校和同学提供的帮助,不过她还是希望,自己不要被列入一个特别的群体,“我要和正常的大学生一样,去生活”。

“平等的环境,正常的生活。”这就是我要的,王景丹说。

采写:南都记者朱鹏景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N/html/2017-04/18/content_22966.htm

上一篇:【腾讯网】珠海脑瘫少女考上大学 偶像是康熙
下一篇:【南方都市报】母女俩一起上大学 珠海大学校园里有道“特殊风景”

关闭